过去十年,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增强,兼并购已成为企业参与国际大分工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,对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有着非常深远的重要作用。
在过去的20年中,中国对外的产业兼并重组步伐逐年加快,然而成功案例却少之又少。往往是:钱花了,企业也并购了,但是高端人才“跑”了,先进技术也没能真正带进来,只留下一座“空城”。有甚者还在你的手里暴了“雷”,财务指标对整个母公司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。
在我看来,兼并构最难的是并购后的整合。即使你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兼并重组的伙伴,企业兼并整合也需要1~3年的周期。但人们对于自己的想法和整合能力都比较乐观,从主观判断上认为业务可以很好地整合,而错过了最关键的时期。
在我过往35年的职业实践中,曾亲身操盘过5轮不同的跨国企业兼并购,包括⻄⻔⼦汽⻋与VDO公司,西门子通讯与诺基亚的合并;诺西与华为合资建⽴鼎桥,收购摩托罗拉;以及在⼭特维克时期与⼭东临⼯集团建⽴合资公司等。希望我的一些经历,在你们未来兼并购过程中或许可作参考。
一、市场换技术,唯有共赢,方得始终
对于中国制造型企业的出海兼并购来说,向欧美企业学习技术,比财务并表的短期效果更为重要。
但是“教会了徒弟,就饿死了师傅”,欧美企业也不傻,虽然愿意接受中方入股,却更多地把中方视为资金提供方,而在技术上采取“严防死守”策略。例如美的收购库卡,就要求签订了严格的技术隔离协议;或者,即使没有明确提出“防止关键技术外流”,往往也心照不宣地只提供上一代的老技术。
要想真正实现技术本土化,关键要做到两个点:一是,保护对方现有市场不受影响;二是,以利益共赢,推动技术落地。
欧美企业长期以来占据着世界高端制造,高端品牌的心理定位,相比较而言,中国企业则更多面向中低端客户,以价廉物美,高性价比著称。双方在技术与生产方面的协同,很容易让客户心理产生微妙的隔阂:原本的高端品牌是不是还能保持品质?是不是还值得如此高价?
为了保护原有的品牌价值不被稀释,最好是启用一个新品牌。
十多年前,吉利收购沃尔沃,就非常注意保护沃尔沃的高端品牌,喊出“放虎归山”,保持瑞典人对沃尔沃的管理,同时联合推出了“领克汽车”新品牌。山特维克与山东临工合作时,我们也是建立了一个独立的中端新品牌,聚焦于中端市场提供矿岩设备和地下采矿设备。细心的读者会发现,这个方案其实也同时包含了“利益共赢”。
每当开启一个兼并购的谈判,公司内部就同步锁定了潜在CEO候选人,会让他参加合资企业并购谈判,以及双方企业未来五年计划的制定等。这种做法可以抢时间,提前2年左右让潜在CEO熟悉对方企业,易于在落地中承接兼并购的目标。另一方面,谈判过程是对候选人进一步的考察与评估,一旦发现不合适,也可以及早更换人选。
当然,外资企业在这方面已经有数十年的人才和经验积累。大部分中国企业还在国际化的探索期,希望通过并购来实现国际化,自身很难有国际化经验的人才储备。
如果实在来不及培养出自己人,可以在当地寻找CEO候选人,必须是一个国际化人才,对两国的文化、语言都有基础的了解;当然,有兼并购经验更好。或者,再退一步,可以提拔被并购企业的人做一把手,并把自己的人派去当二把手,能够学习融合,然后再把他慢慢培养起来,让他成为未来兼并购的人才。
三、文化整合,互信为先
除了选好CEO,兼并购还需应对文化整合的难题。
2007年,西门子与诺基亚的兼并组合,我恰好代表西门子方担任新公司的CEO。
当时西门子和诺基亚在全球市场份额排第三和第四,规模都很大,特别容易出现各自为战的情况。所以一开始,我们就比较谨慎地请了一个评估公司,来看看两个公司的文化有什么区别?
评估后,我们两边全球的核心高管团队都来到总部,只见墙上挂着两幅画,一边是西门子,它类似一个大的航空母舰,每个人在里面只负责一个方面问题,都听从舰长的指挥,但大船难掉头。而诺基亚的团队,就像一群一群的小鱼,小鱼群都是分散且不固定的,是非常客户和项目导向的灵活多变风格。
在这之前,我经历过西门子汽车电子与VDO的整合,让我更懂得一开始,势均力敌的团队之间,新文化的建立,信任是最为重要的基础,一旦破坏难以重建。而信任,建立在双方的平等和尊重之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