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敏琦:科学视角看组织 — 不一样的社会系统

时间:2020-11-13 浏览:834次


大家好!

今天会场的主题“识人、用人、留人”,其实,这也一直是我20多年来经营企业一个很大的挑战。

我一直在建立一种新的能力,怎么用科学思维来看企业、看组织、看社会科学、人文科学。读商学院的时候,人力资源学科告诉我们,人是创造一切的力量,人对了,什么就对了。而组织行为学却告诉我们,打造一个强大的组织就是:谁走了地球照样运转、组织照样运转。到底哪个正确?其中肯定有不同的理论边界条件。

之后,我养成一个习惯,即用科学视角诠释人文科学、社会科学。今天我从组织的角度,来看待“识人、用人、留人”。

一、管理为什么必须关注人?

我们经常讲,运营过程中怎么管理人,人对了是不是一切都对的?要招就招最好的员工到底对不对?组织就是一群有共同目标的人吗?这一思考过程,不断地更新了我的认知,现在我把这些认知和大家做一些分享。


▲辛敏琦在第十届“中国企业家私人董事会年会”现场发言

管理为什么必须关注人?如果管理不关注人的话,是基本不会有什么好效果的。这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?

我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,在经营企业过程中,经常习惯地认为,组织的运行只要把因果关系找好了、搞清楚了、搞定了,事情就会像时钟一样运转。

现实往往是:战略理得比较清楚,业绩却差得比较大。企业碰到危机的时候,我们认为“集体主义”是最佳选择,若集体都不存在了,依附在企业的个人还有什么价值呢?然而,现实往往也不是这样,集体主义的情怀总是失效的。再比如,做创新,做了很多规划,列了一些重点项目,但是,往往重点关注的市场并不如意,不太关注的市场却往往获得意外的成功,这到底又是什么逻辑?

通常,创业时间比较长的企业都会经历这一问题:我们一起创立公司,都已经是股东了,股份也不小,是命运共同体,为什么还不思进取,还经常需要做心理按摩,到底是什么原因,这不都利益完全一致了吗?

我还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:技术专家尤其是科学家,以及高校老师经营企业,他们创业失败的概率往往比一般的人还要高,这又是什么原因呢?了解系统动力学的逻辑以后,我才意识到企业组织是不同于物理机械系统,是另一类组织系统。受科学训练的人,经营企业特别容易受到机械系统认知的干扰,导致失败。

接下来,介绍一下系统动力学泰斗罗素·艾柯夫写的一本书叫《运筹学》,其中讲述了四种系统。

1.机械系统


属于个体(零部件)没有意识,整体也没有意识。你把逻辑关系搞清楚以后,给他动力就可以运转,这是我们对时钟的理解,装上发条就可以自己运转。


罗素·艾柯夫描述的四种系统


2.生物系统

比如,人体、猫体、狗体这样的系统,生物系统最大的特点是零部件没有意识、主体有意识。你生病了,认为是手被严重感染,要把手砍掉,手不会站出来反对:“你怎么把我抛弃了”,这是不一样的系统。

3.社会系统

企业、国家、公司属于这一系统,是整体有意识、个体也有意识,所以,整体的意识和个体的意识往往会不一致。比如,我们经常认为,企业是员工发展的平台,员工要为平台做贡献。员工往往不这么看,员工追求自己的发展,他要选择到底哪个企业的平台适合我,所以,个体跟整体往往是不一致的。

4.生态系统

比如说,城市、宇宙、自然界,其中个体有意识,整体是没有意识的,整体怎么发展取决于个体之间的互动,不确定是更大的。偶然的事件、蝴蝶效应都是这种“个体发生不了,整体互动才会发生的”涌现现象。

你理解了四种系统之后,就会对前面的困惑有所了解。集体主义为什么会失效?因为,你是在把员工当做生物系统中的零件,当做没有意识的要素(个体);还有,你觉得找到因果关系,组织就能按设计的预期自动运行,你把经营企业当做运营一个机械系统,而组织系统中人是最不确定的因素,是经常动态变化的。

市场发生的事,像生态系统的涌现现象一样,是很难以预测的。就像今天一位演讲嘉宾讲的一样,不确定时代世事很难预测,更重要是看你的适应能力、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。包括前面提到的股东,认为与他形成了利益的共同体,但是,利益是一个动态的,人跟组织在某一个阶段可能利益一致,在另外一个阶段可能就不一致了。

理解了四个不同的系统之后,你对组织理解可能会更加深一步,为什么关注人?因为,人是组织系统里特别不稳定的因素,有自己的主见。所以,我们不关注人的话,企业系统很难稳定运行。

在这样一个观念引导下,也给我的组织观带来变化,从关注结果到关注因果,这个大家都能理解,科学训练都比较强调因果关系,然而,因果关系就是系统里唯一的关系吗?其实不是,要素之间还有其它的连接关系,比如滞后效应、因果链组合起来的因果回路。把这些连接关系再往后延伸一点,就是建立在一定条件下能自运行的基模。

另一个维度,我们一般习惯“我要怎么样”,这是一个单向的思维,其实,物理事件也一样,牛顿第三定律、反作用力,你给事件增加一个力,一定会给你一个力的反作用力。你发出一个信号会接到一个反馈,在发出作用和反馈作用中迭代发展。交互的观点在人和人之间特别重要,为什么情商高的人和情商低的人聊天完全不一样?因为,创造交互连接的能力完全不一样。

还有就是,系统思维和线性思维的差别,线性思维喜欢用一维的视角,用我们熟悉的充分必要条件看商业世界,对增长的理解也喜欢用线性的、匀速的增长去理解和预测,但是,商业系统是复杂系统。这就是为什么,对于确定性的机械系统,我们都已经能精准地把飞行器送到月球某个指定地点,但对人体这样的复杂系统,我们还战胜不了癌症。

首先,与我们熟悉的“分而析之”这样的一维视角不同,系统思维是要有整体、有层次、有边界、动态看。查理·芒格有这样一句话:如果我不能比世界上更聪明、更有能力的人来证否自己的话,我就不配拥有这个观点。听起来有点绕口,意思是任何理论都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化,都是有边界的。

如果不了解理论边界条件就不配拥有这个理论,因为,掉入陷阱的可能性太大了。我们除了要有层次观,还要理解社会系统的概率性因果,跟机械系统的必然性因果完全不一样。企业招到优秀的人才,企业经营必然会成功吗?不是,只是增加了成功的概率;我们找到一个好机遇、遇到一个好的时机,必然会成功吗?不是,只是增加了成功的概率。

还有一句有名的话:我们经常高估了一年能做的事,低估了十年(长期)能做的事。长期与短期有何不同?就是有复利效应可能,复利效应的增长往往超出你的想象。我们讲战略就是要在一致性方向上形成累积效应,就是华为讲的“我们做木本生意,不做草本生意”,社会系统是复杂的概率性因果,是动态的。有了对四类系统存在不同的认知后,组织观也会慢慢发生改变。

二、人对了,就一切都对了吗?

组织这样的社会系统有何不同?第一个挑战:人对了,就一切都对了吗?我有一个真实的案例。

10年以前,我们在广东佛山建一个新工厂,因为地方比较偏,基本没有人去。没有办法我们就提拔,连升三级提拔了一个部队出身,没读过大学,管实验车间的人去当厂长。因为知道他文化素质弱一点,于是就给他们定相对明确、不那么多元的任务:做成熟的产品、确定性的业务;对组织绩效的要求就是——打造效率标杆。

而我们上海工厂是全明星团队,厂长是双科博士(高分子学科和机械学科),厂里很多管工艺设备、管质量的人都是硕士毕业。前两年时间,我们的“土包子”工厂当然比不上“全明星”工厂,然而,6、7年后就发生了变化。不管是库存周转率、人效、产品质量等,“土包子”工厂全面超过上海团队。

到底什么原因,让“土包子”组织变得更强?实际上,这里有很多原因,比如对土包子团队的定位焦点比较明确:做确定性业务;战略意图就是打造效率标杆,激发团队自信。而上海团队面对的不确定性要大得多:市场需要什么就开发什么,要创新,要承接新产品新业务。

可见,并不是人对了,一切都对了。组织目的、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是对系统表现有根本性的影响,到底如何影响?我们后面进一步剖析。这种把个体整合成有战争力整体的力量,来源于系统。

而系统到底是什么?我们要定义一下。

首先,是科学界的泰斗钱学森的定义,系统是由相互作用、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,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,同时这个有机整体从属于更大的系统,听起来有点拗口,结构化来看很简单。

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

什么是系统,系统就是定义有哪些要素,这些要素到底是什么连接关系?系统的目的和功能到底是什么?这几点搞清楚了,就想清楚了到底什么是系统。

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,为什么组织必须关注人,为什么说“人对了,并不是一切都对了”。人只是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要素,构建这个系统,除了要素还有连接关系,还有对系统目的和功能的定义,到底什么是连接关系呢?我们举一些例子,把颗粒度打开看一下。组织的基本连接关系有三个方面:

●  一是,管理者的指挥/决策,背后是人的连接;

●  二是,做事情的方式包括流程、IT,背后是事和信息的连接;

●  三是,交易,背后是成果的连接。

为什么是三个连接关系,而不是用一个连接关系“成果交易”来替代?科斯有一篇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论文《企业的性质》,谈到企业存在的理由,企业之所以存在就是在企业这样的组织内,人和人合作把事情做出来的效率比市场交易效率更高。否则,没必要需要企业存在,完全可以由市场替代。

三个连接关系在不同场景下效率会不一样。我们两个人是一个项目小组,还需要天天写一个报告,按照流程把东西相互输出,再走下一个环节吗?这样效率肯定低,打个招呼、面地面沟通快得多;如果是一个汽车安装车间,每天做重复性的事情,你不按照流程来,都靠车间主任人来指挥做什么,效率一定高不了;不按照付工资的形式买员工劳动时间,员工每天对今天的工作值多少钱和老板讨价还价,效率也高不了。

重复性的事,一定要梳理流程,做事做决策需要信息,每次信息都靠大家见面沟通,效率也高不了。企业通过建立IT信息系统,可以比市场沟通信息的方式效率高。

如果做的事情能够以比较低的成本清晰定义成果,一定是直接交易成果,不需要管理员工,让员工自主管理效率最高。举个例子,吃饭是别人喂效率更高,还是自己吃效率更高?除了婴儿不会要喂,成年人肯定是自己吃效率更高,成果能低成本定义清楚的时候,交易这个连接关系效率更高,这是基本逻辑,因为自管理就可以了。

▲系统=要素·连接关系·目的/功能

之所以需要组织,就是要提高做事的效率,组织的逻辑就是效率,组织能力高就是效率高。效率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:一个是成果转化的效率,做对了事情;另一个是,完成同样的事情,运营的效率。

做事情只看到因果关系是不够的,除了因果链,还有其他的连接,最典型的就是滞后效应。如果要管理的事是,今天做对了,明天就会有结果,那管理就太容易了。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挑战,大家都会很努力的拼。

这其中,最大的困惑,就是付出了努力,不知道什么时候拿到结果,一年后、两年后还是三年后?今天得的一个好的结果,不知道是一年前、两年前还是三年前做对了哪件事?很难正确归因,滞后效应造成了很大的管理困扰。

实际上,除了因果链以外,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,还有把因果链组合起来。一致性的方向形成闭环就是增强回路:把正向回路、负向回路组合成调节回路,以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等等。除了人以外,系统还有更多的东西。你对系统了解得更清楚以后,才知道人怎么在系统里发挥作用。

三、系统决定人的行为

换一个视角考虑,人怎么在系统里面发挥作用,系统决定人的行为。这里也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来说明为什么同样的人,换一个不同的系统,其行为就完全不一样?

1.工厂车间的变革故事

大概是2016年前后,我们行业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变化,以前我们的下游行业汽车行业一直在高速发展,我们也踩到了汽车行业的红利,但差不多2017年以后,汽车行业的增速就变慢了,而且内卷了:产品做得好不重要,随技术成熟同质化了,价格谁低谁胜出。这时候,我们发现工厂的人员配置是过剩的。考虑裁员,但工人抵触,说如果裁员就罢工,这是很敏感的事,我们是当地的标杆企业,发生罢工是大事。

一方面市场没有增长,要追求人效;另一方面不能裁员的话,人效不可能提高,摆脱不了经营困难。

我们也请教了很多有经验的人怎么做裁员的,发现都比较难操作,尤其是遇到比较激烈抵触的时候。后来想一想,我们能不能打造一个新的系统,让员工自己改变自己的行为,一尝试还真成功了。

往回看,其实也很简单:打造一个新的系统。

我们从一个小车间开始做。以前的问题是,企业整体和员工利益不一致,他要多赚钱,你要裁他,让他失业,所以员工要抱团跟你对立,工方和资方形成一个对立面。现在,我们说让员工多赚钱,磨洋工赚不到钱,然后选能力强的意见领袖自己组阁,让他们自己选人组合为一个车间团队,这个车间按照原来的人效编制给钱,节约人员省下来的钱全部作为奖金。

比如原来车间400个人,他们300个人可以搞定,同样给原来400人编制的预算,节省人员的工资作为奖金。运行起来大概节省了20%多的人员成本,核算后把省的钱给他们了。

一有利益,其他车间马上效仿。这…?看起来似乎和原来一样,还是变相裁员嘛。不是,在新系统里,员工不认为是企业不选择他,而是同事不选择他,你平时不努力工作,大家都看在眼里。重新改了系统,博弈关系马上就变了,做到企业整体和员工个体的利益一致(员工多赚钱,企业提高人效)。所以说,不是人心真散了,人心一直在追求利益。

追求利益的方式有两种:一种是纯粹的利己;一种是通过利他的方式实现利己。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员工通过利他的方式来实现利己。

2.如何实现“上下同欲”?

为什么理工男经营企业容易有问题?因为理工男在学校受到的训练是机械系统,只需要知道怎么做就觉得可以完全搞定。而像企业这样的社会系统,不仅知道怎么做,还要解决大家愿意做,不仅要解决“大家愿意做”,还要解决“大家愿意这样做”,所谓“上下同欲”的问题,这是《孙子兵法》里的“道”:令民与上同欲也。

怎么解决上下同欲?我结合系统动力学和自己的经验,总结有三个关键:参与约束、激励相容、责任主体归位。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就容易形成上下同欲。

参与约束,旨在回答怎么把系统里的人,或是把企业里的人拉到设定的系统里。首先要尊重历史,要尊重既得利益,未来得到的利益比过去少,一定会受到抵触,这个过程中要让抵触的人是少少的,而支持的人是多多的,团结绝大多数、孤立极少数,这样的变革更容易。一定让参与进来的人,获得的利益比不参与过来的时要更大。结果是,大家都会参与到你的系统里。

激励相容,管理学叫激励约束,人心从来没有散过,一直是趋利避害,前面说过,有通过利他利己和损人利己两种方式。激励相容就是找到利企业整体的方式利员工个体。

一个例子很好诠释了什么叫激励相容。以前澳大利亚送犯人按上船人数计费,船主拼命减少费用,很多犯人在途中因条件恶劣死了,于是派政府官员监管,发现政府官员要么被贿赂、要么就失踪了,犯人差不多有30%多的死亡率。后来选用了按“到岸”以后再付费,健康到达越多,收费越多,死亡率就降了。

再就是,责任主体归位。“让绩效不佳的,(承担)责任代价足够大;让绩效好的,激励足够充分!”逻辑上很容易理解,为什么“抓手”还是用不好?

因为,责任主体不明确,或者不太容易明确;其次就是滞后效应、团队效应的存在,让贡献普遍存在难以准确归因到个人的现象;激励手段单一,往往只有物质激励,容易培养对标市价的习惯,而且边际效用递减;角色替代试错成本高等等。解决好这些问题,就可以让责任与激励成为执行力保障。

举个例子,二战我们提到降落伞的故事,合格率是66.6%,问供应商这个合格率能不能到100%?供应商拒绝。这样好吧,抽检让你自己跳,出错就死了,让责任主体真正归位。之后,降落伞的合格率几乎百分之百。

四、要招就招最好的员工,对吗?

要招就招最好的员工,对不对?我们知道曾经美的只要愿意来的大学生都招,照样把家电从北滘第一做到世界第一名,我们创业团队大都是3F(朋友、傻瓜、家人)团队,这个过程中有的人能够持续进步,有的人可能会掉队。

我们要给所有的系统,以打开时间维度的视角来考虑,过去、现在和将来。过去,追溯根源,科学归因,做对什么事情导致成功。现在,从未来考虑,今天做对什么才有未来。从未来看的话,选择大于努力,物竞天择、适者生存。

组织仅仅是一群有目标的人吗?我们对组织的理解往往是团队、架构和文化,组织更重要的是功能。我们呼吸系统不是光有鼻子、还有肺,组合在一起完成给细胞供氧,呼出二氧化碳的功能。组织有哪些系统?随企业规模变大要发育哪些功能?包括效率的来源,效率是如何提升的?主要有三个来源:

●  通过分工合作;

●  通过整合;

●  节点互动形成正反馈,这都是效率的来源。

最后小结一下,企业组织是不一样的社会系统,有要素、连接关系、系统的目的/功能组合在一起。我们对连接关系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因果关系层面,除了因果关系,还有很多连接关系。我们对组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人的要素层面,除了人、除了团队以外还有系统功能的打造,同时,每个企业组织都是在更大的商业系统里,在社会系统里动态演化,我们有时间维度的视角。

适者生存,选择大于努力,谢谢大家!

微信公众号

视频号

微博

企业微信

联系我们

电话:021-55097968

邮编:200433

邮箱:clec@clec.com.cn

地址: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2419号龙柏饭店附3楼

©2011-2015领教工坊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29843号-1